陕北地窖
杨家岭的早晨,阳光在延水河中闪烁,不远处的半山腰上,一孔孔安静的窑洞,每一孔窑洞很小,却都是历史的鸿篇巨制。
走进毛主席住过的窑洞,1937年1月中共中央自保安迁到延安,毛主席就在这里,面壁黄土,胸怀天下,写出了《实践论》、《矛盾论》、《论持久战》、《新民主主义论》、《在延安文艺座谈会上的讲话》等著作,在这里,毛泽东思想得以发展成熟,不断完善,形成体系。
这里最单调,却有世界上最传奇的色彩。这里是全世界最小的指挥所,却指挥了世界上最大的人民解放战争。
杨家岭窑洞前的有一方小桌边,毛泽东会见过美国记者安娜•路易斯•斯特朗。关于窑洞,斯特朗后来在《北行漫记》里这样写:“党的负责干部,住在寒冷的窑洞,凭借 微弱的灯光,长时间地工作,那里没有讲究的陈设,很少有物质享受,但是住着头脑敏锐、思想深刻和具有世界眼光的人。”
陕北窑洞和中国革命的结合,充满戏剧性的偶然,更有某种必然。窑洞就是母亲。陕北窑洞以其特有的宽厚、敦实,接纳包容了这支队伍,同时也用温暖的黄土和小米汤滋养了这支英雄的队伍,孕育了伟大的思想,实现了新民主主义政治理论和实践的初步结合。物质的匮乏并不能消磨共产党人的斗志,反倒能激起最大的热情、最强的理性。
抗战时期,华侨领袖陈嘉庚从访问重庆到造访延安,对比重庆的奢华铺张和窑洞的简朴活泼气象后,心里便清楚“中国的希望在延安”。
的确如陈嘉庚所预言,延安是中国工农红军长征的落脚点,更成为夺取全国胜利的出发点。